“屯子里的村民每户让出了几分地,足球场很快就可以扩建了。”在广西柳州市柳江区穿山镇高平村平地屯,公益足球教练邓君告诉记者,“这深一块、浅一块的假草皮,是市里一个球场翻新时丢弃的,我们当宝贝一样拉了回来。”
平地屯的足球故事从2020年8月开始,当时柳州市的足球爱好者发起了广西乡村足球振兴计划,选取当地4个村屯作为试点,开展青少年足球公益培训,平地屯就是试点之一。
“这里离市区挺远,文体资源相对欠缺,这也是我们选择走进乡村的原因。”邓君回忆说,2020年9月12日,平地屯开始了第一堂乡村公益足球课,全村男女老少都来了,孩子们把教练团团围住,村民敲锣打鼓、舞狮子,场面特别震撼。
尽管村民都很热情,但村里的训练条件还是让大家犯了难,没有教具,更没有场地。
教练就带着家长和孩子一起想办法,把村里的杂物间变成“更衣室”,把闲置垃圾桶当成标志桶,把废旧塑料管做成敏捷圈,把拔河绳摆成绳梯,废旧矿泉水瓶注满水插上旗就是标志杆……再利用上一片水泥地的篮球场和爱心团体捐赠的10个足球,一堂足球课就开始了。
艰苦的环境挡不住孩子们训练的热情,从幼儿园大班到小学六年级,来训练的孩子越来越多。追着足球在场上奔跑,渐渐成了孩子们生活中的乐趣。
水泥地没有缓冲,孩子们一旦摔倒很容易受伤,教练们提心吊胆,孩子们却不管不顾。“摔倒了就爬起来呗!”穿山镇中心小学六年级的足球队队长谭元华不以为意。在孩子的世界里,训练比天大。邓君说,有的孩子生病了,也不愿放弃训练,让他们回家休息,他们也会坚持坐在场边观摩。
足球让村子发生着变化,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足球。村民被教练和孩子们的执着打动,决定修建一个属于孩子们的足球场。“村里有个干枯的水塘,全村一起凑了3万多元买了碎石渣,并自发组成义务劳动队,把这个水塘填平了。”邓君激动地说。就这样,2021年5月,一个“崭新的”五人制专用足球场落成了。
有了足球场,每天放学后孩子们也可以训练。公益教练不在时,家长就亲自“上场”。谭覃杰的妈妈韦美琼就是“家长教练”之一,在附近工厂上班的她,此前从没想过自己会踢足球,还能当上教练。
“跟着教练发过来的视频,我一遍遍学习,再一遍遍练习,慢慢也算有模有样了。”韦美琼还通过了国家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学习培训和考试。家长们说,或许这就是体育的魅力——催人向前,塑造更好的自己。
如今,平地屯有8名家长成为持证上岗的“家长教练”。“家长的参与会让这个球队更快速更健康地发展。”邓君说。
孩子们格外珍惜足球训练的机会,在他们心中,眼前的足球,是一颗叫“梦想”的种子,有一天会带领他们奔向外面的世界。
2021年年底,球队获得了参加柳江区中小学足球比赛的机会,为了备战,孩子们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集训。冬天天黑得早,村民们骑来摩托车、电动车,用车灯照向球场,全力支持孩子们训练。
孩子们的热情得到了社会的支持。2022年6月,在柳州市公益创投项目的资助下,平地屯足球场进行亮化改造。村民齐心协力,将灯光照明设备和拦网安装到位,4束亮光划破夜空,足球场照出了村里最亮的一片天。奔跑的足球少年也通过自己的努力踢出了一片天。
2023年6月,以穿山镇平地屯乡村少年足球队为主要班底组成的穿山中心小学足球队分两队参加柳江区首届中小学生乡村足球赛,分别斩获冠军、亚军;球队参加“村苗杯”2023年柳州市首届乡村足球青少年锦标赛,获男子组季军、女子组亚军;球队获评2023年度广西“新时代好少年”。
2023年7月,6名队员代表广西赴内蒙古参加2023希望工程少年足球夏令营,与来自全国19个省的近200名优秀足球少年同场竞技,覃奕杰、覃奕斌兄弟获评“进步之星”。
2023年9月,德甲沃尔夫斯堡足球俱乐部青训教练团队首次来访广西、走进乡村,让乡村足球少年得以有机会体验德甲青训。
“这3年下来,好像所有的努力都在今年开花结果了,我们的孩子不仅走出了柳州,还走出了广西,甚至走出了国门,这些都是我们意想不到的。”邓君感慨道。
“我和教练的约定是,如果期末考试进步巨大,教练就送我一双球鞋。”穿山镇中心小学六年级四班的覃奕杰骄傲地说,“我之前数学就40多分,这次我考了91分,语文从原来的60多分提高到现在的80多分。”
谭仙鑫是穿山镇中心小学六年级一班的学生,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有过叛逆、顽皮。如今,她剪去了长发认真训练、学习。她说,教练就像妈妈一样,教会了她很多道理。现在她会帮家里做家务,懂得了爷爷奶奶的辛苦。
“在新西兰女足世界杯现场,展示我们球队的队旗!”谭元华在谈及做得最酷的一件事时告别记者,“当时有好多外国人鼓掌,给我拍照。”今年,他曾有幸去到女足世界杯的现场。
“我想成为一名职业运动员,父母也特别支持。现在,我的球技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我要为我的梦想更加努力了。”队员黄安琪自豪地说。
在谈及孩子们的变化时,穿山镇中心小学六年级三班班主任韦淑涵欣慰地说:“孩子们参加足球训练后,在性格上有了很大的转变,足球训练让他们变得活泼开朗,在学习上更加专注,上课注意力也集中了,会主动向老师请教并认真完成作业。”
“不管是体育,还是其他文化课教育,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培养新时代的接班人。”韦淑涵表示。
在老师和教练看来,体育运动对一个人品行的塑造无可替代。最初,可能不少孩子是出于好奇参与进来,但后来,他们在日复一日的训练里,磨砺了性格、塑造了团队精神,多了一分不怕吃苦、不怕失败、努力争取进步的毅力和热情,而这份热情和成长,也让他们更积极地面对生活。
南泥湾是中国军垦、农垦事业的发祥地,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的发源地。
延安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在采矿井约40家,年开采量约5000万吨,但煤质坚硬、自动化程度低等难题严重制约着煤炭产业的发展。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洛川青怡庄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肖小杰介绍,他们企业的苹果按个卖,一个可以卖到10元。
堆积起来的生菌木材冒着热气儿,菌种生产厂房里机器轰鸣,滑子菇大棚里农民忙着收“金疙瘩”。
你以为的农村是雨天泥泞,还是道路整洁?爬高上低,还是风景无限?高家原则将山体沟道治理作为城市有机更新和创建文明典范城市抓手,让山体沟道,环境大改善。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数字经济专业负责人王珊珊介绍,从卖苹果到卖服务,这是数字技术非常好的一个创新,和产业结合的非常有深度。通过消费者与大自然以及果树的亲密视觉接触,可以提升他们的体验感,增加对苹果这种产品的客户粘性和客户忠诚度。
激昂的旋律回荡在空气中,豪迈的歌声飞扬于天地间。壮丽的情怀澎湃在心田里,不朽的精神传承于岁月中……
青山环绕、绿水蜿蜒,这是吴起南沟村给记者们留下的第一印象。谁能想到,这个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的小村庄,曾经风沙肆虐、植被稀疏。经过二十多年艰辛努力,光秃秃的黄土高坡绿意盎然。
在宝塔区河庄坪镇政府的扶持下,延安菌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民”模式,带动400余人家门口就业,人均增收2000元。食用菌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为农民带来稳定收入,更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点赞延安菌舰,为农民增收,为乡村添彩!
10月23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媒体团来到了延安新材料产业园,亲身体验石墨烯发热背心,感受科技的温暖拥抱。
近期,延安市薛张小流域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成功!这不仅是一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更为延安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10月22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媒体团来到了位于延安市安塞区南沟村的苹果基地,在这里记者们亲身体验苹果采摘,倾听果农的心声。同时,记者团还开展了一场特别的直播带货活动,助力果农销售苹果。此次活动不仅展现了果农的辛勤付出,也让更多人了解到延安苹果的魅力,为乡村振兴贡献了一份力量。
10月23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逐梦之路”媒体采访团走进延安宜川县,追寻“悬崖造林队”的故事。
陕北说书最近火爆出圈,董宇辉在直播中表示向往陕北文化,想成为一个陕北说书人。这一段陕北说书,带你行走在延安的绿水青山间。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延安数据(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高延宏介绍,延安的地域特点适宜建立算力中心,要把平台搭建好,把更多的企业引到延安,建立归属在延安的算力中心,更好的服务延安、服务陕西。
“圣地蓝”成延安靓丽新名片!近年来,延安出台多项措施积极推进环境治理,有效减少空气污染源,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逐年增加,2023年达到323天,让蓝天白云常驻延安上空。
如今,延安子午岭林区有目前已知的国内最大野生华北豹种群。随着延安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其种群栖息地向北扩散近五十公里!
10月22日,在南泥湾,“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媒体团采访南泥湾,齐声合唱经典曲目《南泥湾》,在歌声中,我们仿佛看到了昔日的开荒景象,感受到了那份自力更生的坚韧精神。一曲《南泥湾》,唱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